## 外烟的隐秘角落:一场“自怨自艾”的推广策略

近些年来,外烟市场在中国面临着巨大的挑战。禁烟令的加强、消费者健康意识的提高以及国产替代品的崛起,都让这些曾经风光无限的舶来品陷入困境。然而,一些外烟品牌并没有选择正面迎战,而是采取了一种看似消极,实则精明的推广策略——“自怨自艾”。这种策略并非真的自我否定,而是巧妙地利用消费者对禁令、高价、稀缺性的心理,营造出一种“高贵”、“神秘”的品牌形象,从而维持甚至提升市场份额。

这种“自怨自艾”式的推广策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:

一、 强调“难寻觅”的稀缺性。 许多外烟品牌不再大张旗鼓地宣传产品优点,反而弱化自身存在感,刻意制造一种“你很难找到我”的氛围。 这体现在产品在常规渠道的缺失,甚至刻意减少在大型商场的摆放。 例如,某品牌(化名:A品牌)近些年就几乎淡出了大型连锁便利店,其产品只能在一些高端烟酒店或私人会所里才能寻觅到。这种策略巧妙地利用了人们“物以稀为贵”的心理,将外烟塑造成一种高端、稀有、难以获取的奢侈品,从而提升其在消费者心中的价值感。 这种“求而不得”的体验,反而激发了部分消费者的猎奇心理和占有欲,驱动他们积极寻找并购买,甚至将找到外烟的过程当成了一种“仪式感”。

二、 利用“高不可攀”的价格营造高端形象。 外烟的价格一直居高不下,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是“自怨自艾”策略的体现。 高昂的价格本身就是一种门槛,它筛选了部分消费者,同时也为剩下的消费者提供了炫耀性消费的机会。 一些品牌(化名:B品牌)甚至会在价格上刻意保持高位,避免出现大规模的降价促销活动。 这并非意味着他们不关心市场,而是他们更看重品牌的高端定位,宁愿牺牲一部分市场份额,也要维持这种“高不可攀”的形象。 高价不仅代表着品质,在一定程度上也象征着身份和地位,满足了部分消费者追求高端生活方式的需求。

三、 借用负面信息制造“神秘感”。 禁烟令的执行、海关查验的严格,这些负面信息反而被一些外烟品牌巧妙地利用,成为了一种隐秘的宣传手段。 一些网络论坛和社交媒体上,会流传着关于某款外烟“难买”、“限量”、“走私”等消息,这些信息虽然负面,但却意外地提升了产品的“神秘感”和“稀有性”。 这种“地下”传播方式,在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官方监管,也更容易引起年轻消费者的兴趣和好奇,形成一种“口口相传”的营销效果。 例如,网络上关于某款外烟(化名:C品牌)的传闻,虽然未必属实,但却成功地为其营造了一种“禁忌”的魅力。

四、 弱化品牌宣传,专注于口碑传播。 传统的广告轰炸式营销在当下对于外烟品牌来说已经不再奏效,反而容易招致负面评价。 因此,一些品牌开始弱化官方宣传,转而注重口碑传播。 他们更愿意依赖于消费者之间的口耳相传,以及在一些小众社交平台上的分享和推荐,形成一种“圈层营销”的模式。 这种方式更加隐秘,也更容易赢得目标消费者的信任。

总而言之,外烟的“自怨自艾”式推广策略,并非简单的消极应对,而是一种在逆境中求生存的精明之举。 他们利用消费者的猎奇心理、炫耀心理以及对稀缺性产品的追求,巧妙地将负面信息转化为品牌优势,从而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。 然而,这种策略也存在一定的风险,一旦消费者对这种“稀缺性”感到厌倦,或者市场监管更加严格,这种策略的有效性将会大打折扣。 外烟品牌的未来走向,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。 这种“自怨自艾”的营销模式,或许只是暂时的权宜之计,长久来看,外烟品牌最终还是要回归产品本身,提升品质,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。